目前,在我國除部分中藥獨家品種外,國內九成藥品為仿制藥,尤其是在化學藥領域。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,目前國內已批準上市的近400種基因工程疫苗產品中,原研藥僅20種左右,其余均是仿制藥。近幾年的銷售數據顯示,國內仿制藥市場規模以年均20%的速度逐年遞增,超過了國際原研藥在國內的發展趨勢。
中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與出口國,整個制藥行業升級的機遇近在眼前。我們也勾勒出了適合中國藥企的仿制藥產業升級之路。
“印度模式”以出口為導向,中國藥企不應忽視國內市場。印度制藥企業利用本國寬松的專利保護、低成本優勢和文化優勢,積極開發避專利工藝技術,進行規范市場認證,承接國際原料藥轉移訂單,并逐步將制劑賣到發達國家。
“專利懸崖為仿制藥企制造了巨大的機會,原研藥一般需要10~15年左右研發、報批及量產,重磅品種的研發費用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。相比之下,仿制藥的流程大為簡化且成本降低了很多,預計在2015年左右,國內仿制藥規??赡軙咏?000億元?!闭猩套C券一位研究員指出,在全球范圍來看,仿制藥的市場占比在專利懸崖期間有可能會迅速達到50%,而在2020年之后,又將有一批重磅原研藥先后推出。